愿景目标

我们致力于创新教育,面向未来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工程实践能力和系统思维的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创造美好未来的能力,帮助他们具备学习者和领导者的特质,成为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的人!

研究方向

摩擦信息学

通过数据产生、模型建立、模型与数据整合分析等系统性工作,将AI与摩擦学试验结果结合,形成摩擦学行为预测理论公式

智能设计与制造

探索工业4.0中各个场景的相关应用,涵盖数字化工厂,数字孪生,系统工程,赛博物理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等领域

交叉学科研究

探索医工交叉的前沿领域,运用互联网技术与AI算法,发现与解决医疗领域的问题以及设计与制造实用安全的医疗器械

创新设计教育

量子力学尺度、纳米尺度与宏观尺度等多尺度联合仿真建模,从微观到宏观,对摩擦学系统进行跨尺度分析

课题组负责人

张执南教授

擅长领域:1. 设计创新理论与方法;2. 摩擦学系统设计与分析

张执南

教授

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曾在丹麦技术大学管理工程系访问学者。长期从事:1)设计创新思维、方法及其应用研究;2)摩擦学系统的建模、分析与设计。

主持包括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44篇),参编/译图书5本,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软件著作权5项。

现兼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理事、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全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摩擦学分会摩擦学设计专委会、磨损与表面技术专委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客座编辑、Journal of Integrated Design and Process Science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Innovation副主编以及国内外30余个期刊审稿人等。

个人教学与相关项目包括:钱学森班: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卓越工程师计划、通识核心课:创新思维与现代设计、荣誉课程:工程学导论(H)、国际合作:全球化创新原理与实践、本科班主任2011-2018、设计与制造Ⅲ(毕业设计)、研究生:复杂机电系统的设计与实践、研究生:学术规范、写作与伦理、PRP本科生基础科研训练项目、大创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项目。现学生创新中心创新设计实验室负责人。

博士研究生

博士生主要从事专业方向性非常强的研究型项目。

基础研究包括:摩擦学系统的建模及仿真摩擦信息学摩擦电效应机理研究

应用研究包括:航空航天活动部件/连接件汽车摩擦学转子-轴承系统等相关研究。

李振

摩擦学系统的建模及仿真

基本信息

山东潍坊人 1993年9月
2012-2016 青岛大学获学士学位
2016-2019 山东大学获硕士学位
2019-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关节轴承摩擦学建模与仿真、热喷涂、再制造

尹念

摩擦应用

基本信息

河北省衡水市人 1995年11月
2013.09-2017.06 上海交通大学 钱学森班-能源与动力工程 学士
2017.09-2020.03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硕士

研究方向

主要运用Material Studio、LAMMPS、COMSOL以及多种宏微观试验手段结合,进行摩擦电效应、涂层的计算设计等方向的机理和应用研究。

何可

摩擦应用

基本信息

浙江省瑞安市人 1996年12月
2015.09-2019.06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学士
2019.09-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硕士

研究方向

摩擦学系统建模、涂层的计算与分析等

荣誉奖励

2017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决赛一等奖
2017 上海交通大学年度三好学生称号
2019 上海交通大学荣誉学士学位

座右铭

优秀是一种态度

杨朴凡

医工交叉

基本信息

2013-2014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学士
2014-2018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学士
2018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硕士

科研项目

妇科手术用单孔腹腔镜操作器械的研制,2019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医工交叉研究基金
精神分裂症面部表情模仿特点的计算机识别研究,2019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计划医工交叉研究基金

荣誉奖励

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党员
协鑫奖奖学金

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主要从事多学科交叉性比较强的应用型项目。

主要方向包括:医工交叉创新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人脸识别、特征提取、大数据分析)、摩擦机理应用及设备设计(结合摩擦效应机理进行试验机设计、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摩擦领域应用)和智能制造预研与应用(数字化工厂建模仿真、智能工厂与数字孪生车间、机器学习与机器人应用研究、MES工业系统设计与开发、工业软件二次开发与应用、系统工程与建模模块化应用、装备故障诊断与寿命预测维护)等。

2020级

马玉飞

智能制造

基本信息

浙江省绍兴市人 1997年3月
2015.09-2020.06 上海交通大学 试点班-机械工程 学士
2020.09-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硕士

研究方向

目前探索数字孪生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数控机床故障预测。

科研项目

2017.07-2017.08 术后面部冷敷器械的创新设计
2019.02-2019.06铁素体/马氏体钢P92在回火过程中的析出相演化

荣誉奖励

2016 秋季学期课程项目成果展优秀项目三等奖
2019 校优秀奖学金

梁帅

智能制造

基本信息

山西省太原人 曾任上海交通大学航模队队长
2015.09-2020.06 上海交通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学士
2020.09-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硕士

荣誉奖励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二等奖
“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MiSuMi《机器人快速设计和创新训练》设计作品二等奖

2019级

周慧慧

智能制造

基本信息

浙江温州人 1997年4月
2015.09-2019.06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学士
2018.02-2020.09 Ecole Polytechnique, Cycle d’Ingénieur
2019.09-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硕士

研究方向

胡瑞淇

智能制造

基本信息

辽宁省锦州市人 1997年6月
2015.09-2019.06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学士
2019.09-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硕士

研究方向

数字孪生技术,机器视觉技术

科研项目

孙悦

智能制造

基本信息

陕西省汉中市人 1996年8月
2014.09-2018.06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学士
2019.09-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硕士

科研项目

2017.12-2018.06 毕业设计 海上伤员智能捞救装置
2019.05-2019.12 校企合作 捷安特儿童助力滑步车

荣誉奖励

2016 上海交通大学 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7 上海交通大学 三好学生
2017 上海交通大学 优秀国防生骨干
2019 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

座右铭

逆流而上,悦我生涯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二等奖
“创青春”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
MiSuMi《机器人快速设计和创新训练》设计作品二等奖

胡铭轩

智能制造

基本信息

浙江省金华市人 1997年2月
2015.09-2019.06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学士
2019.09-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硕士

科研项目

毕业生

毕业生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毕业博士

刘郡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陈实

轴承摩擦

基本信息

福建省莆田市人 1993年12月
2012.09-2016.06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士
2016.09-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硕博连读-现博士

研究方向

面向航天器姿态与轨道控制性能增长需求,飞轮轴承组件传统润滑方案已经不能满足可靠性和寿命增长要求,空间长效润滑问题已经成为航天器寿命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针对空间长寿命轴承开展轴承摩擦力矩精确数学模型计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卫星姿态控制的实际意义。

毕业硕士

丁为民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赵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余秦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文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诸葛洵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个人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温岭市人 1995年8月
2013.09-2017.06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2017.09-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科创经历:

2019.07-2019.12 面向数字化工厂的加工设备单目视觉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2018.07-2019.01 柔性试制夹具智能设计系统
2017.06-2018.03 贮箱环焊缝自动化装配整体方案研究
2016.10-2017.06 航天器结构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

荣誉奖励:

2015-2016学年 本科生国家奖学金
2017-2018学年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座右铭:

追求卓越

崔康

上海网易科技有限公司

基本信息

2013.09-2017.06 南京农业大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2017.09-2019.03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张战罗

上海交通大学(读博)

张战罗,1994年7月9日出生于河南中牟。2013年9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17年9月本校直升进入硕士学习阶段,本硕期间专业均为机械工程。 张战罗在校学习期间学生活动经历丰富,在学校学生事务中心历任部长、管培生、辅导员,为学校资助工作的宣传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于2018年1月获评优秀辅导员称号。 张战罗参加了上海交通大学与挪威科技大学的双硕士学位项目,于2018年8月到2019年6月前往挪威科技大学交流学习,基于挪威科技大学提供的数据,开展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时间序列预测研究。

华一雄

东方证券

2017级学术硕士
来自浙江宁波,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阶段的研究内容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在摩擦学领域的实践应用、多学科仿真优化等。已发表中文核心论文一篇(二作)。擅长python编程、机器学习模型算法等。曾获得2017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

Renaldy

摩擦应用

Basic Info

My name is Renaldy Dwi Nugraha (朱键忠)from Palembang, Indonesia. Currently, I'm a master at SJTU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8.09-2021.06 Master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Research Project

2016.05-2016.06 brain-gyro controlled travel assist device fund from the Indonesian Research Institute

Honour Award

-Academic Improvement Scholarship ( 2013 – 2016), the Indonesian Government
-2016 29th National Science Week and Investment Summit (Sriwijaya University’s Representative), Indonesia Research Foundation
- 2016 Research Grant by Indonesia Research Foundation (RISTEKDIKTI) for ‘Brain-and-Gyro Controlled Travel Assist Devices’
-2018 Chinese Scholarship Council
-2018 Zhejiang International Young Talent Forum, Zhejiang Lab, Zhejiang University

邢璐

摩擦应用

基本信息

2014.09 – 2018.06 山东大学 机械工程 学士
2018.09 – 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硕士

科研成果

发明专利(二作):一种便携式宫缩监测仪及其辅助分析诊断方法 CN201911036233.6

荣誉奖励

山东省第二届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创新创业大赛 省级一等奖
2016中美创新创业大赛 北方赛区一等奖
第七届齐鲁大学生创业计划赛 省级一等奖
2016年山东大学“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 金奖
山东大学第十一届机电创新大赛 一等奖
山东大学第十二届机电创新大赛 一等奖

陈诗元

医工交叉&摩擦应用

基本信息

2014.09 – 2018.06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2018.09 – 至今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

科研项目

2019年 医工交叉基金:妇科盆腔手术用单孔腹腔镜操控器械研制 21万
2019年 医工交叉基金:精神分裂症面部表情模仿特点计算机识别研究 21万
2015年 医工交叉基金:点阵微针冷冻瘢痕治疗仪设计与样机制作 20万

科研成果

陈诗元等.基于环境设计理论的灼伤瘢痕冷冻治疗仪创新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19,53(07):884-890.
Shiyuan Chen, Pufan Yang, FengGuo, Zhinan Zhang.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temperature field on frozen skin tissue stabbed by cryoprobe. ACCAS2018, Shanghai (oral presentation)
王力,张执南,陈诗元等.低温冷刀冷冻皮肤组织建模的研究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 2016,32(4):379-381
发明专利(一作):一种用于刺入式冷冻疗法的冷冻枪 CN108514445A
发明专利(一作):一种液氮稳压出流控温装置 CN108572680A
发明专利(三作):一种便携式宫缩监测仪及其辅助分析诊断方法 CN201911036233.6
发明专利(三作):同步注药皮肤滚针 CN105999536A
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液氮治疗仪的冷冻治疗针头面板 CN204723170U

荣誉奖励

第二届中国机械行业卓越工程师教育联盟“恒星杯”毕业设计大赛 铜奖 中国 西安
上海交通大学2018届优异学士学位论文 Top 1%
2018-2019学年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毕业本科生

潘帅航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硕士)

武子帅

西北工业大学(硕士)

王力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中心

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加入我们

@ 招收硕士生、博士生(2020招机器智能健康方向博士生1名;摩擦电方向外单位联合培养1名)及博士后,欢迎E-mail联系!
@ 招收本科生开展交叉学科研究、摩擦起电、AI+BigData的工业应用研究,欢迎E-mail联系!

 

联系我们

联系老师:张执南 副教授
联系电话:021-34208037
联系邮箱:zhinanz@sjtu.edu.cn
联系地址: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A楼802室
学院网址: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教师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