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上午10:00,华中科技大学肖人彬教授一行人来访交流在学生创新中心创新设计实验室B402顺利进行。肖人彬教授就设计科学领域中的关键解耦问题及其著作《复杂产品的解耦设计与开发》向同学们讲解、与同学们讨论交流。肖人彬教授运用生活中易理解的例子讲解相对抽象的设计概念,阐述了耦合的常见性与解耦的重要意义。实验室课题组各年级成员及相关学生参加了此次交流会。

首先,创新设计实验室负责人张执南老师对肖教授一行来访及赠书表示衷心感谢和欢迎,并带领肖老师简单参观实验室陈设及布局。随后交流分享会正式开始。肖教授作自我简介,从1995年起,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2000年以来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如今其学生已大多成为学术界颇有造诣与成就的中坚力量。肖老师先后在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群集智能、涌现计算、供应链管理、管理复杂性等多学科多领域均有建树,其最新成果为针对复杂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解耦方法研究,自成体系。

肖教授紧接着就核心的耦合解耦方法体系与同学们做分享。为什么要解耦?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耦合问题需要解耦。“剪不断、理还乱”便是经典的耦合场景。肖老师将抽象问题具体化,首先用了晾衣服例子: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晾晒衣服是先从洗衣机里将衣服一件件“解耦”再取出有序放入桶盆中还是“未解耦”便放入狭窄的盆中,待晾晒时陷入困境?其次便是身份证上关键的有效信息身份证号与有效时间未做好设计位于两侧,未实现“耦合”导致易出现身份信息假冒等境况。同学们对耦合解耦这一抽象概念有了具体的认识。

因时间关系,肖教授最后简单地对其著作里关键的复杂产品解耦设计与开发的方法体系作简要介绍。自成体系的方法具有完备的分类,包括可完全解耦问题、无法完全解耦问题,无法完全解耦问题又包括显式解耦、隐式解耦与混合解耦。对于可完全解耦问题,从独立公理出发提出更符合逻辑与联系的处理方法;对于无法完全解耦问题中的显式问题,提出基于独立公理的结构化耦合设计处理方法;对于隐式问题,通过耦合任务的内部迭代来消除信息间循环关系,从而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耦合问题处理提供一种隐式求解的新途径;最后综合应用割裂技术和内部迭代方法提出混合耦合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此次交流分享,同学们对设计科学中的耦合解耦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结合自己具体的方向,同学们从思维层面引入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相信对研究的设计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文/陈诗元
图/尹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