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kYezsHdb4zYBLaEXVWsM3Q

2021年12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集思未来交叉学科创新设计联合研究中心在交大闵行校区宣布成立,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著名机械学、摩擦学专家谢友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朱磊教授、副书记张执南教授、相关学院领导和专家王伟教授、朱佳斌教授,集思未来CEO沈聪,集思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颜盛,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左宇,研究中心副主任、2007届本科校友张国庆,出席活动。

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执行院长游雨蒙教授、副院长况迎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舒琳老师、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副院长王宏志教授、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党委副书记周安老师、副院长葛欣教授、院长助理邹大维老师、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尹力老师、徐特立学院副院长赵昊老师、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谭红岩老师、处长助理林德龙老师、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周博文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学院夏辉教授等十余所双一流高校领导线上参与活动。

朱磊表示从国家、高校、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非常鼓励交叉学科的发展。集思未来与上海交大开展的合作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领域一个崭新的、具有开创性的模式。上海交大具有多个A+与A类学科,与集思未来的合作属于强强联合,应该集中各自优势资源,在交叉学科创新设计理论、人才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张执南表示上海交大与集思的合作源于共同的理念和愿景,就是为学生未来赋能,为中国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双方将通过“学、教、研”融合的模式,输出更多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案。张执南对上海交大与集思未来的合作提出了三大愿景,即交叉学科创新设计研究、学科交叉融合、共建去中心化共享交流平台,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沈聪表示集思未来在人才培养领域目标有四个层面: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导向性学习和科技驱动,并从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经历出发,强调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是集思未来长期的目标,希望通过与上海交大的合作,惠及更多学生。

颜盛表示集思未来是一个创新型的企业,专注于研究导向型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国的高校和师生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集思未来与上海交大的合作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颜盛表示集思未来将与上海交大一起面向国家人才战略需要、面向未来产业与技术发展需要、面向国际化胜任能力建设需要做出更多努力和更大贡献。

张执南教授、颜盛先生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谢友柏院士、沈聪先生共同为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根据协议,双方将共建交叉学科创新设计联合研究中心,结合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部署,充分调动高校和企业的优势,开展交叉学科创新设计思维、理论与方法研究,打造兼具国际影响力和中国特色的交叉学科创新设计研究中心,推动相关研究成果的转化与转移,支持合作双方创新设计思维、理论与方法成果产出及应用,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签约仪式后,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友柏发表题为“设计科学研究与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主旨研讨分享。谢友柏院士指出,设计本质上是一个知识流动、集成、竞争、进化的过程,而有竞争力的创新往往是跨领域知识在设计中的应用,这也是交叉学科教育应该研究的命题。谢友柏院士提出教育是一个激励学生内在转化的过程,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学、在观察中学、在讨论中学、在实践中学。

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执行院长游雨蒙教授、副院长况迎辉教授,华南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副院长舒琳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英才学院副院长王宏志教授,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王伟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学生发展与人才成长研究中心朱佳斌教授围绕“交叉学科人才培养”进行了研讨。北京理工大学教务部、徐特立学院、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学院等院校相关领导专家参加了活动。